最近零零碎碎看了一些片,都真实一般,毫不感动人心。
幸亏,昨夜总算看到了一部妙趣横生的小短片,反反复复看了许多片,过了一晚上,个中滋味仍在。
今日我就要给你们安利这部 18 分钟的小短片——
《你的电影 我的日子》
导演是詹京霖。
了解台湾电影的朋友应该不会生疏,他的上一部电影是备受好评的《川流之岛》。
女主角尹馨拿到了台北电影节的影后,男主角郑人硕,我说过觉得他是上一年金马提名的一个大遗珠。
《川流之岛》
导演对台北底层小角色的拿捏是很精确的,被日常日子挤压得反常干渴的男女主角都如砧板上的鱼,在希冀着那一点点水分。
到了这部小短片,女主角仍是尹馨,但滋味却悉数相同了。
假如说上一部是现实主义,那这一部,导演则彻底在含糊虚与实的鸿沟,看完之后你心里一定会依然回旋扭转与嚎叫: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来看。
最初是一个走失的导演,络绎在树林间和记者打电话。
看导演的答复就大约能推测歹意的记者又问出哪些恶臭的问题了——
床戏、女上男下、脸部特写、专业辅导。
为什么拍女上男下的方位,导演的问答是——
" 这样才干表现出权利的回转,和男主角必定的宿命嘛。"
而就在这时,一声枪响响起。
导演匆忙地躲下身子,昂首四望,然后敏捷脱离。
他走之前的最终一句话是:"其实我有点走失,咱们可不可以下个礼拜再聊。"
下一个镜头,剪接的不是他抵达的目的地,而是一个掠夺的强盗。
强盗持枪作案,看着银行的铁门缓缓降下,门外路人人声嘈杂,他在门内,气喘吁吁地拿下头盔,一脸茫然与失望。
这时,俄然一阵旁白响起——
" 外面是尘俗的纷争,然后里边是他的心里国际,所以那个铁门很重要。当他靠在那个门上的时分,他拿枪抵着自己的下巴,他在犹疑要不要开枪。要不要屈从于这个国际。"
镜头再次切换,原来是导演跟他的教师在讲戏。
所以你看,榜首个妙点来了。
一个走失的导演,一个被困的强盗。
导演不断着重自己的 " 走失 ",强盗一直在犹疑要不要开枪,千篇一律的心里窘境,强盗的动作逻辑彻底是导演的心里投射。
而在此后,这位导演的假象一再被戳破,他的窘境一再被点明。
先是他对电影的叙述不断地被打断——
电话铃声,学长摘果子,女演员的到来。
一次次的被打断都像一次挖苦:" 谁情愿仔细听你讲电影啊?"
而在女演员到来之后,四人对谈局势(导演、女演员、教师、一个疑似同志的学长)正式构成。
面临到来的女演员,同志学长的榜首句话就是——
" 尹馨,你那个床戏究竟是怎样演的啊?"
对面女演员的神色一下就变了。
在教师的阻止下,他依然持续说,"可她看起来真的很爽诶。"
这个社会是不是存在着一些自恃同志身份而对女人进行 " 性骚扰 ",却以 " 姐妹 " 相等的男性(或女人)?
这个挖苦放在早现已过同性恋法案的台湾语境下,是建立的。
这儿有一层对同志身份的反思,还有一层则是女权。
女演员来到这场说话中,始终是处于被迫位置的。
一开端被问床戏,此后她要自己揭开自己的为难境况——
她责问导演,为什么都来一个当地,不可以一起来?
导讲演:" 电影是电影,日子是日子。"
女演员再次逼问——
"那你告诉我,电影和日子的边界在哪里?是电影放完之后,作业完毕日子开端;仍是你走这个大门出去一步的时分,作业完毕日子开端?"
她认为这些界说是对她话语权的 " 掠夺 "。
看," 掠夺 " 再一次出现。
随后," 掠夺 " 再一次出现。
女演员换完衣服,听他们讲戏,精彩的部分来了。
导演问询教师觉得这段开场戏怎样样。
教师一语道穿," 开场戏还不错,就是太像贾法帕纳西的《深红的金子》了。"
来看《深红的金子》,海报就说明晰全部。
《深红的金子》
这时女演员开端狂笑。
换下了女演员的华服,她此刻站到了高位,高高在上地和三位男性喊话。
此前开场导演在电话中所说的 " 女上男下 " 在这一幕彻底表现了——权利开端回转。
同志学长为导演争辩辩驳:" 与其说是掠夺,不如说是问候。"
女演员的辩驳刻薄有力——
" 你前次说跟安东尼奥尼问候,然后又跟塔可夫斯基问候。这次又选了贾法帕纳西来问候啦?"
一个对电影职业 " 问候 " 与 " 抄袭 " 边界不明的巨大挖苦。
同志学长又来了," 充其量也只能说有一些影子。"
女演员冷笑," 所以说你是邱教师的影子,仍是说你是师母的影子?"
又是一个明晃晃的挖苦:一个走失的导演,一个需求到教师这儿寻求创意和定见的导演,一个不断 " 问候 " 和 " 仿照 " 的导演的假面,被彻底拆穿了。
此刻情节进行到高潮阶段,景别开端了显着的改变。
此前均是全景,镜头里四人都在场。
而当分解开端,景别换成了大特写。
一开端是女演员的特写,别的三人的全景;而当女演员彻底撕破脸皮,三人的全景也变成了大特写,将三人切割开来。
随后场景再次发生改变,由四人的说话场景再次切换到强盗举枪企图自杀的场景。
死没死?留个悬念。
镜头再次切换到最初的树林,但这一次不同的是,身处树林的不是男主角,而是女主角。
此刻的她现已换回了衣服,企图下山。
而就在这时,她听到一声枪响。
山上的教师和学长明显也听到了,都反常惊奇。
这一幕,唯一没有放导演的镜头。
此前,当导演叙述他上山时听到的枪声时,他们都表明不相信。
这这时枪声传来,他们开端疑问," 是谁开的枪?"
是谁开的枪?
成为这部短片最风趣的当地。
是一个局外人吗,他给予导演创意,或许他企图自杀,或许他企图捕猎,或许他的枪走火了。
可真的有这么一个开枪的人吗?或许这是导演为了水到渠成借用《深红的金子》而臆造的人物呢?
又或许,他是银行中受困的那位绑匪。
在女演员下山的阶段,影片特别交叉了一段旁白,是导演和教师的对话——
" 所以最终要不要补那个枪声呢?"
" 补吧,如同比较有结束感。不过补不补都无所谓,差不多啦。"
然后枪声响起。
强盗是导演的心魔,他总算开了枪对国际屈从;而当集会散去,这个枪声成为每个人的心魔,在各自心里响起。
走失的导演,他无力找到自己窘境的出路,反而,他的窘境在这次午后集会中被一次次的戳破和强化。
他的窘境,是电影人物的窘境;电影人物的窘境,也是他的窘境。
所以他一次次地问询," 最终要不要补上那个枪声呢?"
对方的答复是," 无所谓啦。"
他无路可走了。
所以电影人物的出路也成为他的出路,唯有自杀一条路可走。
这又再次暗合了最初他在电话中的那席话:" 这意味着权利的回转,跟那个男主角必定的宿命嘛。"
在这儿,电影与日子的边界再次被混杂了。
这部短片的精彩并不止于它奇妙的构思、精巧的对白和景别挑选,还在于其特别的声响设置。
这部电影的伴奏,是大名鼎鼎的侯孝贤御用——林强。
在花絮中,咱们看到林强和导演一次次争辩,这部电影究竟需不需求伴奏?
到最终,影片出现出来的作用是十分冷艳的——它以声响来混杂两个不同的空间,也混杂了虚和实两个不同的维度。
最初,导演在树丛中听到枪声后,蝉声渐鸣,逐步与下个场景中因强盗掠夺而导致的警铃声融为一体,直接用声响过渡两个不同的空间,从实景过渡到幻象。
而在结束,导演在女演员的盛气凌人下开端变得烦躁,蝉声越来越大,随后场景再次过渡到强盗举枪的画面,照应结束的枪声,真假边界再次变得意味不明。
用声响过渡空间这么奇妙的运用,此前我只在女导演卢奎西亚 · 马特尔的影片中看到过。
《沼地》
短短 18 分钟,影片出现了精彩的回转、反思和真假相间的叙事,成为这段时刻以来我看过最有形象的短片。
最近的 FIRST 影展刚刚闭幕,我在想,这样新鲜风趣的短片,能再多一点就好了。
文章来历丨 BOSS 电影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