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广春:放手的小鸟才可能飞得更高

来源: 2019-11-11 11:50

“10后”今年都要上小学啦!没有父母的照顾,孩子们能独立进行学习生活吗?日前,南京南外仙林分校的小学新生们开始入住新校园,体验为期两天半的住宿生活。然而,幼儿园和小学衔接中,有家长生怕孩子吃苦,甚至喊来保姆为孩子剥鸡蛋。(8月29日《扬子晚报》)

幼升小的孩子,完成了又一次身份转换和场景变化,家长应该适当放手。正如小鸟,父母再心疼孩子,孩子也不可能总是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而只有放手,让孩子经历风雨,尝试着改变,习惯于自立,他们的羽毛才会逐渐地丰满,翅膀才会越来越强硬,他们才会振翅飞得更高,茁壮成长。然而,一些家长之所以不愿意放手,问题往往不在孩子,而在于父母,父母指令保姆帮小学生剥鸡蛋,就是最好的例子。

父母应随着孩子的身份转换和场景变化,改变自己的心理习惯。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生,从在幼儿园里无负担地玩乐,到小学里规范地接受课堂教育,是一次人生的跨越,家长也应与孩子一起完成“转身”。如果家长仍然停留在幼儿园的氛围里,担心孩子的年龄小,许多事情不能独立完成,或者不相信学校和老师,不相信教育科学设计,不仅会加大学校老师的负担,知道父母的担心,孩子也会变得娇生惯养,父母还会心事重重,影响个人的生活。

父母放手不是完全不顾,只是让离开父母的孩子学会生活。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尤其是入住在小学校园的新生,不可能一下子能够独立生活,更不能让所有看到或听到孩子信息的家长们满意或宽心,但家长不能陪伴在他们身边,陪伴也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坚强、更自信、更有能力;特殊的照顾,反而让他们更任性、没有己见,更无法超越其他学生。因此,放心学校的管理,放心老师的教育,对孩子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关心爱护孩子,不可能包办孩子的一切,要学会让孩子自强。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说,中国与美国家长对孩子摔倒的不同反映是,中国家长立即跑过去扶起孩子,掸去他身上的尘土;美国家长却要求孩子自己站起来,继续往前走。中国家长的做法看上去很有爱,结果却使孩子不敢再跑,不敢远离父母;美国家长的做法是让孩子从摔倒、站起中成长,结果孩子会走得更远。可见,美国父母不是没有爱,他们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变得更勇敢、独立。

总之,家长放手孩子,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将关爱换成另一种色彩。俗话说,没有长不大的孩子,只有看不到自己的父母。家长关爱孩子,顺应孩子的成长,从不正常走向正常,从不放心走向了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孩子在成长,家长没有必要把自己当成无所不能的人。(中国未成年人网呼啦圈评论 卞广春)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页 > 新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