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称孩子“宝宝、乖乖”,小心影响TA一生!

来源: 2020-04-07 19:38

昨天去幼儿园接娃放学,听到不少爸妈见到孩子后都叫着:宝宝、宝贝、乖乖···从幼儿园教室出来的孩子们在这一堆类似的声音中抬头辨认着自己的爸妈或是祖辈外祖辈,觅得自家人后露出欣喜的神色,撒腿跑向爸妈身边。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很早之前带娃上早教那会,有一次上音乐课时老师在进行例行地开场自我介绍,轮到我家娃时,小家伙不像以往那样说出自己的大名或小名,而是很突然地蹦出一句奶声奶气的“我叫宝宝”,现场老师和其他家长都被逗乐了,陪同的我也哑然而笑。当时笑笑就过去了,之后去上课老师和其他家长都会在这一环节时笑称我家娃“宝宝”,而我家娃也一改平时的参与,开始在课堂上撒娇。我突然意识到日常成人给孩子的昵称其实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我在那段时间开始阅读了一些资料,发现的确像我所感受的那样,宝宝、乖乖这类昵称最好在孩子上幼儿园后就尽量不要再使用,改口称呼孩子正常的小名更为合适。

看看身边,不少家庭中,“宝宝”“乖乖”“小宝贝儿”是很多爸爸妈妈习惯性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一个昵称,有些家庭直到宝宝上幼儿园、甚至上小学后都还在这么称呼。这其实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好事儿,这类昵称一般都是起源于婴儿期,那是爸爸妈妈对孩子喜爱的一种表现,而且对于还只能用哭或咿呀表达情感及需求的婴儿来说,这种心灵抚慰和情感交流的确不错。可是就如同安抚奶嘴一样,它并不适合一直陪伴着孩子 ,若是孩子上了幼儿园或小学,还在使用这种称呼,其实很可能会无形中给孩子一种误解:TA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小宝宝。

要知道,当孩子开始集体生活,进入幼儿园,本身是为他不如社会迈出的第一步,他需要开始适应没有太多人围着他转的集体生活,需要学会独立、学会自理。幼儿园的教育也会引导着孩子们往这方面去成长。而“宝宝”、“贝贝”之类的昵称就会抵消学校教育带来的作用,让孩子依然觉得自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是还没长大的小宝宝。从而导致不少孩子会出现在幼儿园很自立,像个小大人,可是回家了又回归到那个爱撒娇爱发脾气的小宝贝儿。

或许爸爸妈妈会说,单纯的一个称呼哪有这么夸张。的确,或许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受到这类昵称的明显影响,可是有些潜移默化和心理层面的感受是无法预估和评测的。我们自己在生活中也会有感觉,使用一些亲密的昵称和直呼姓名给人带来的感受绝对是不一样的。而称呼孩子正式的小名和姓名,一定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身份不一样,他长大了,需要自我负责和独立。这种无形的力量也在孩子言语行为模式中起着点滴作用。

当然,有些爸妈或许会觉得叫习惯了,一时改口很难、很生硬,我个人的建议:可以在孩子某些关键点时试着改口,比如送孩子入园时。因为这些时机可以说是孩子人生的一些转折点,他们将面临一个新的环境,将接触一些陌生的新同伴,并需要学会去建立简单的人际关系。爸爸妈妈这时候改口称呼孩子,既和外在环境相应,能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状态,也有助于孩子成长意识的觉醒,增添孩子初涉社会的勇气和自信心。这种变化是给孩子一个直接的暗示:你长大了,你的身份有变化了,你可以承担起更多自我责任了。

另外,如果你觉得孩子已经入园了,没关系,从现在起,爸爸妈妈可以试着慢慢改口,在不同情境下开始改变对孩子的称呼,让孩子和我们自己都逐渐适应。这样也是一样效果的。因为我自己就是这么改口过来的。当时发现了问题之后,我特意和家人共同商定了这个改口行为,同时也和早教老师们达成一致称呼,短短两周时间,我们便不再使用宝宝这个昵称了,而我家娃也自然地接受了。

最后想说,其实育儿很多时候没有绝对真理,有些孩子或许并不会受到称呼的影响,不过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请不要再过多地使用宝宝一类的昵称,改口称呼孩子的名字,这一点相信对孩子而言并无坏处,不妨调整一下吧!

声明:本文为育儿心理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页 > 新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