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依赖妈妈孩子丢三落四

来源: 2022-12-08 02:06

何道岚 通讯员冯清梅

个案

孩子丢三落四 妈妈疲于“执手尾”

9月,新学年刚开始,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咨询室里来了一位妈妈。冯老师说,这位妈妈一副斯文、秀气、知性的样子,眉宇间有着一种疲惫的感觉。他的儿子小洋,15岁,某学校初三男生,住校。小洋虽然15岁了,但总是丢三落四,看病时试过把医疗卡落在医院,返校会忘记带饭卡,收拾书包才发现两个课本丢了……小洋妈妈总是疲于奔命地替孩子“执手尾”。

开学第一周,小洋妈妈就接到孩子求救电话,要求给他送饭卡、买新课本、送校服。每次接到孩子的求救电话,她就觉得既生气又心疼。不给孩子送饭卡,就担心孩子没饭吃,给孩子送饭卡,又担心孩子以为这样就过去了,毫不警醒。48岁的妈妈自觉精力和体力都大不如前,力不从心。“每次都这样。”她担心的是儿子的未来。

冯老师了解到,小洋1岁时父母离异,爸爸从此没再出现,妈妈带着儿子生活。小洋出生时是钳产,妈妈总担心会影响他的发育,因此,特别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习惯唯命是从的小洋也养成了凡事依赖妈妈的习惯。上小学时,书包都是妈妈收拾,衣服鞋子都是妈妈整理。老师不时来电投诉他没交作业,他总说忘在家里了。

小洋的妈妈想尽各种办法,无果之下走进了咨询室:“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帮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分析

过度依赖成习惯 要改却已成顽疾

冯老师分析说,妈妈在乎的似乎是小洋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其实内心更大的希望是让小洋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妈妈纠结送不送饭卡:一方面担心不送饭卡孩子会挨饿,另一方面却担心送饭卡就是在传达“不用负责任”的信号。冯老师表示,其实换个角度看,不给孩子送饭卡,孩子就一定会挨饿?不要小看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要剥夺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不给孩子送饭卡,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妈妈也有能力局限的时候,要承认自己不能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

“孩子的行为习惯是成长中的一点一滴所形成。”冯老师指出,小洋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习惯了为孩子整理书包、物品,习惯出门前为孩子备好一切,当发现孩子不能独立时,想要纠正却发现很难改掉。

解读

捣乱、拖拉是安全感缺失表现

冯老师介绍,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行为以目的为导向,所有行为的首要目标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美国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曾提出,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过程就是为了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过程。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找寻答案:在这个家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怎样才能占有一席之地?价值感是指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价值和重要性。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当孩子们觉得自己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时,往往会尝试通过一些不恰当的方式去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这些方式就是我们所看到的“错误行为”。这些“错误行为”背后是孩子的四种错误信念所驱动:

例如,如果孩子相信唯有得到特别的关注或特别的服务,他才有归属感。那么就会有孩子以尿床、在课堂上捣乱的行为来获取父母或老师的特别关注。

又例如,如果孩子相信唯有当他主导和控制,或证明没有谁能主导他的时候,才有归属感。那么就有孩子以“做作业拖拖拉拉、起床洗漱磨磨蹭蹭”来寻求权力感。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做完作业我说了算,不是父母说了算。

又例如,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归属感,受到了伤害,没人疼爱,那就要以牙还牙地报复。于是就有孩子故意毁坏物品,故意让自己一错再错的出格行径。

再例如,如果有孩子不感觉自己有所归属,他就会让别人知道不能对他寄予任何希望。“既然我怎么都做不好,努力也没用,我无助且无能,所以我只能自暴自弃。”冯老师总结说。

处理

建立健康的母子互动模式

冯老师认为,当妈妈对小洋的丢三落四习惯觉得无能为力,甚至绝望时,其实小洋对自己也一样感到无助而缺乏信心。

“小洋从小没见过爸爸,妈妈是他的唯一的安全感来源。”冯老师说,由于小时候妈妈的过度保护,小洋没有学会管理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清点财物无一会做,到了母子分离的时候,便会产生分离的焦虑,觉得离不开妈妈。但是妈妈却觉得小洋要长大,要学会独立,就把小洋推向学校住宿。因此,小洋潜意识里就以丢三落四的行为,来引起妈妈的关注。同时,这也是表达了自己没有信心,自认能力不足,需要妈妈停止批评,鼓励自己的一种努力。

“很多时候,孩子表现的问题并不是问题的本身,而只是因事件出现的时间、地点、方式跟当下关系不相适应时,才使得潜在的问题集中展现。”在咨询室,冯老师首先处理了小洋妈妈的情绪问题,建议母子俩一起到咨询室,尝试分阶段地探讨、调整,建立母子之间的健康互动模式。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页 > 新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