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每天上班忙得要死,回家仍要面对被“熊孩子”糟蹋得不像样的屋子?那这篇文章适合你!德日混血门仓多仁亚写过一本书《简单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国》,其中介绍了德国外婆如何教会她收拾善后。虽然有些规矩显得苛刻,但仍可以给焦头烂额的父母们一些启发。
“熊孩子”的变形记
每个孩子都可能沦为 “熊孩子”,关键看父母长辈能否抓住关键“案例”,加以教育,当然言传身教最关键。门仓多仁亚也有这个转变过程。她八岁时,曾在德国外公外婆家住过一年,并参加学校举办的暑假旅行。旅行期间,全家投宿在法国境内的一家旅馆。
一天早上起床梳洗完毕,门仓多仁亚正准备离开房间去享用早餐,却被外婆怒气冲冲地叫住:
“虽然女清洁员的工作是打扫房间,可是你想想,人家看到你乱七八糟的棉被,会怎么想?”
一开始,她愣住了,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错什么。后来才想明白,原来把床铺弄得一团乱,不知道收拾就离开,就是错误行为。
那件事之后,外婆把自己的思想成功“植入”孙女的大脑:自己使用过床铺,一定要自己将被子摊平整理好。在外住旅馆时,凡是自己弄乱的地方,顺手收拾一下,这样会让清洁人员心情愉快。
▲门仓多仁亚目前定居日本,是知名料理节目主持人
德国学龄前孩子“唯一任务”:学会整理
在德国,收拾善后是每个小孩必学技能,也是德国父母特别重视的教育环节。
门仓多仁亚记得,小时候,母亲规矩多多。比如:
1、刷牙时若牙膏沫飞溅至镜子上,一定要自己用手或擦过脸的毛巾擦拭干净。
2、使用完浴室和厕所之后,离开之前务必要稍微巡视一下,并整理干净。
3、开门后要随手关门。虽然这个动作很简单,但小时候总会因为忘记而受到批评。
4、起身离开座位时,一定要将拉开的椅子回复原位。 ......
门仓多仁亚发现,只要小时候养成习惯,以后做很多事情都会很轻松。即便是和别人合租房子,大家也都收拾得干净,没有任何不愉快的经历。
有关整理的9句德国谚语
在中国,父母在小孩很小的时候,就会跟他们分享谚语,比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德国父母对孩子说的第一句人生忠告,可能是以下这条:
“整理、整齐就是成功的一半。”
家庭父母和长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跟孩子吟唱谚语,就像是玩游戏一般。一旦孩子掌握了谚语中提到的那些好习惯,就会得到夸奖。比如:
“学习整理、整齐、喜欢上它。你就能省下很多时间和心力。”
“脱下鞋子换拖鞋,鞋子同时请收好。”
“到家脱外套,立刻挂衣橱。”
其他常见的德国谚语还包括:
“小时候没学的事,长大了也学不来。”
“不用大脑,只好靠双脚去努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做好整理工作的人,总是到处找不到东西,换句话说,只要事先规划周详,就能立刻找到想要的东西,不需要费尽心思了。 “床铺得如何,觉也就睡得如何。”
在德国人的观念里,想睡得好,得先买张好床垫,铺上舒服的床单。将床铺整理好,才能享受舒适的睡眠。
这句谚语的延伸含义,是用来勉励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起责任,常用来形容当你决定参加超低价旅行时,就得做好一分价钱
一分货的心理准备。“明天,明天,就是不要今天,所有的懒惰虫都会这么说。”
困难的事情最好先解决,况且今天做好的话,明天就轻松了。
“不开始,就没有结束。”
如同这句谚语所言,就算你放着不管也不可能自动打扫好,还不如一点一滴慢慢做,总有一天可以收拾完成。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