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节选自林巨《妈妈,请这样爱我》当中的一则小故事,故事从一个妈妈的角度阐述了孩子焦虑的源头,竟然只是吃糖这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血”的教训!
作者:林巨,北大91级心理系,我国心理健康和生命成长教育的开创者,也是国内首个将家庭教育与生命成长相结合的专家。
糖果的故事——接纳生命的天性
丁丁妈妈:“林老师,我一直以为自己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认为自己的育儿理念已经很宽松、很开放了,但是在儿子吃糖这件事情上,我发现自己其实和大多数的父母一样,很讲原则地控制着,而且也有着貌似非常合理的理由,为了儿子的身体健康,为了保护儿子的牙齿,为了……所以,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吃啥样的,都是我们说了算。所以几乎每一天,我们和丁丁都在为吃糖的事情斗争着。
“然后,突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发现儿子开始啃指甲了,越来越厉害,越来越触目惊心,越来越让我崩溃……于是,两个月前,我只能来向您求助了。”
其实,对待吃糖的问题,应该怎么办,答案很简单:接纳孩子的天性,满足孩子的天性。
实在有特殊情况(很少很少)觉得有必要实施限制,也请在限制时注意方法和技巧,尽量少让孩子感觉到自身(天性)被限制。至于如何以孩子感觉不到限制的方式实施限制,就是家庭教育的智慧了。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一再强调的:面对生命所有的天性,都必须依循上述原则予以全然接纳,而绝不能说这个天性可以接纳,那个不可以。否则,就很容易出现类似丁丁这样的状况。
丁丁妈妈早就知道这个答案,只是一直半信半疑。
“林老师,那天从您这里离开后,我和老公深聊了一个晚上,达成了一致:在对儿子吃糖、吃巧克力这件事情上,完全放开,决定相信孩子。
“于是第二天,爸爸把所有糖果都放到了衣柜的最下面——儿子触手可及的地方,对儿子说:‘从今天起,这些糖果都是你的了,你想什么时候吃,吃多少,随便!’儿子不相信:‘我可以吃很多吗?’爸爸说是的。于是儿子每天从幼儿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奔向卧室拿糖吃。第一天晚上,儿子一下子吃了五六块,各种口味的糖,想吃哪个拿哪个,一副满足幸福的样子。
“小朋友来家里玩,儿子问我:‘妈妈,我可以请小朋友吃糖吗?’我说:‘当然,这些糖已经归你管理了,你可以自己决定。’儿子特别得意地把一堆糖拿出来,跟小朋友们分享,给他们挑着不同的口味。去超市的时候,我们专门带他去买糖果的地方,让他随便挑,想买多少买多少。儿子很惊喜,挑了半天,只买了四颗不同口味的棒棒糖。那一刻,我真的好想哭,孩子要的,其实一点也不多,而我们却一直不敢相信他们。
“一天爸爸突然带回了两大包巧克力,说是送给儿子的。儿子吃了一颗,试探性地问了一句:‘爸爸,我还可以再吃吗?’爸爸说:‘当然了,随你便。’于是,儿子一口气吃了六颗。当天晚上,儿子发烧了,病了好几天。病好之后,儿子自己说:‘巧克力不能多吃,一次只能吃一颗。’我们一点也没有责怪他,轻松地面对这一切,孩子终归是要自己长大的,身体的病好治,心里的病要怎么治呢?
“随着糖果的放开,零食也完全放开了。我们答应儿子,每天都可以去超市选一样好吃的。于是每天放学后,儿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去逛超市,精挑细选,每次选一个一两块钱的牛奶糖或小果冻,然后开心满足地享用着。逐渐地,对于茶几上、沙发上随手可得的糖果,儿子已经视而不见了,连最喜欢的不二家牛奶棒棒糖也没什么兴致了,甚至有时需要我们提醒才会吃一颗。去超市的次数也从每天一次改成了一周两次,逐渐一周一次都很少了,只是偶尔想起来,就去买个喜欢吃的东西。家里的零食总是很多,随处可见,可更多的都成了别的小朋友来的时候的大爱,儿子根本提不起多大兴趣了。
“随着安全感的逐渐满足,这段时间我们突然发现,儿子再也不啃指甲了。原来,当我们不再把这些糖果零食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当作馒头米饭一样平常,在孩子眼中,不也就是馒头米饭吗?所以,不能够相信的不是孩子,而是成人那颗自以为是的心!而是成人随处都在的分别心!”
生命安全感的满足至关重要,怎么满足孩子的安全感,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东西、坏事情。
如果你一定要坚持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坏的,那么你的孩子就一定会遇到这些所谓的“坏东西”“坏事情”。所有的生命,在遇到“坏东西”“坏事情”的时候,都会恐惧,都会导致安全感的缺失。如果你坚持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坏东西”“坏事情”,那么你就会让你自己、你的家庭和你的孩子,每天都活在地狱里。
反过来,如果你转个念,把你坚持认为的“坏东西”“坏事情”当作“好东西”“好事情”,那么生命只会因为遇到“好东西”“好事情”而获得安全感。
一个连吃东西、看电视、玩游戏都被处处限制的生命,我们对自己说这是在培养一个自由的生命,我想,这是不大靠谱的。
一个连吃东西、看电视、玩游戏都被监视怀疑的生命,我们对自己说这是在培养一个高贵的生命,我想,这是很难成立的。
一个连吃东西、看电视、玩游戏都被说教训导的生命,我们对自己说这是在培养一个伟岸的生命,我想,这是自欺欺人吧。
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和生命太悲观、太紧张、太纠结。生活并不可怕,糖果也好,零食也好,电视也好,游戏也好,都是生活必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逐渐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吃东西、看电视、玩游戏等琐事中,体悟到生命的美好、心灵的本善、人性的光辉,体悟到一切存在的本真。
我们要学会相信纯真的小生命,相信纯真的人性,相信人类朴素的天性。
编辑:未名湖是个海洋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