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尿尿时爱哭闹?通过尿尿判断宝宝健康状况

来源: 2019-10-02 02:33

宝宝哭闹,想必是家长们最头疼的时候了,尤其对于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来说。还有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在尿尿时特别容易哭闹,宝宝尿完之后反而不哭了,在松一口气的同时,又不免有些担忧:宝宝尿尿哭闹是怎么回事,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不要慌,袋鼠麻麻告诉你,小baby尿尿哭闹,多因为以下几种情况:

1、紧张“求助”信号

“哭闹”是孩子的一种语言方式,小宝宝还没有控制自己大小便的能力,不懂如何面对强烈的“尿意”,在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宝宝就会通过啼哭来缓解尿意产生的紧张感,也是通过哭闹这个小信号向爸爸妈妈求助。

除了尿尿时,如果宝宝感觉饿了、冷了或者身体哪里不舒服……也会发出哭闹这个信号,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宝爸宝妈不用担心,但要学会识别宝宝哭闹所传递的信息。

2、宝宝不习惯把尿

宝宝不习惯把尿也是导致哭闹的一个常见原因,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想尿就尿、想拉就拉,不论什么时间地点。如果你非要打破常规,尤其是在宝宝还没有便意的时候,强迫他干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他就会用哭闹来对抗你,其实这也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反抗心理。

不建议爸爸妈妈强行给宝宝把尿哦,尤其是在夜里睡觉的时候,有些家长担心宝宝尿床,半夜强行抱起宝宝把尿,对于很多宝宝来说,都是噩梦般的体验,试想谁希望睡得正香的时候,被强行叫起呢。

一般我们建议,<1.5岁的宝宝,可以戴着尿布或纸尿裤,让他自然而然地释放。而对于1.5~3岁的宝宝,就要开始进行如厕训练了。

3、尿道感染

孩子的免疫力低,肛门和尿道的距离又很近,很容易发生感染。而且小宝宝大多在用纸尿裤,如果孩子排便后家长没有及时更换,受到粪便污染的纸尿裤直接敷在尿道口上,细菌就更容易从尿道口进入,甚至一路上行到达膀胱、输尿管或肾脏,所以小宝宝患尿道感染的几率较高。尤其是女孩,由于尿道短,更易发生感染,部分有包茎或包皮过长的男孩也较容易感染。

发生尿道感染的孩子,多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发热、小便浑浊等。这些症状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单一出现,有些家长往往观察不到而被忽视。而小宝宝也无法用语言向大人描述他们哪里不舒服,只能是在排尿时哭闹。

当粑粑麻麻发现宝宝尿尿有异常时,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或尿液培养,查明原因。

如果宝宝已确定尿道感染,医生一般会给予抗感染治疗,但每位宝宝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所以在用药疗程上会有所差异。家长不要看宝宝症状稍有减轻就停药,要严格按照处方遵医嘱用药。另外,平时也要让宝宝多喝水,利于尿路感染的恢复。

好啦,关于“宝宝尿尿时哭闹”的问题袋鼠麻麻就先说到这里了,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关注“医知袋鼠”公众号(jjkkczj),点击菜单#问袋鼠麻麻#,即可进行咨询。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页 > 新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