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路上的守望者 ——专访高途教育总裁高级顾问屈建民

来源: 2024-01-09 15:26

坚守教育行业20余年,屈建民虽几经教育培训模式的转型,但依然在教育的路上坚守初心,期待自己对教育的坚持能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使更多人受益,为社会多贡献一点能量。

“不管潮流如何变化,我愿意做那个教育的守望者”,屈建民说,他很崇敬《白鹿原》中的长工鹿三,干一件事情,就认真地把一件事情做好。“我似乎就是那个守望教育的‘长工’。”

一、善战善成的教育守望者

1997年,本是一名工程师的屈建民,因为想出国留学而认识了新东方。从新东方的学生到老师,从老师成为高级管理者,此后又加入高途教育(原来的“跟谁学”)的创业,屈建民在教育领域遨游至今。一路走来,他对教育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新东方的工作,让他有机会看到走进课堂的众多学生,或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或期望学业有成能重拾自信,还有被焦虑的家长“塞”进课堂的孩子......不管是怎样的情况,背后都饱含着对未来收获的期待。为了这一份期待,屈建民不敢忘记初心,努力做让大家满意的教育。他说,“做教育就是人家相信我们才把孩子送来了,我们就得把孩子教好,信任容不得辜负”。

在线下传统教育培训行业工作的15年里,屈建民参与了武汉新东方的创建,并亲手创立了合肥新东方学校。在哈尔滨新东方工作的5年中,学校的营收从2000万增长到1亿多,同期在读的学员也从2300人增加到11000人。期间他体会到,优质教育资源永远供不应求,一个优秀老师的课堂也永远是家长们最渴望的。

屈建民深知,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更加觉得要尽自己所能,把希望带进更多家庭。在一次年会的讲话中,他说:“教育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每一天我们都是在用自己的火苗点燃别人的蜡烛,让他们看到美好和希望。课堂是途径,而我们的知识就是火苗,教室里的每个孩子就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小蜡烛”。

2013年,正值他做传统教育行业的鼎盛时期,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他敏锐地感觉到互联网和教育的结合,或将成为普惠大众的事情。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当时,高途的CEO陈向东说,“那时,有一个新东方校长也不问我一声,就把工作辞了,工资待遇也没有谈就过来了”,说的就是屈建民。新东方的校长工资颇丰,放弃它绝对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事实上,辞掉校长一职,放弃的远不只是一个诱人的岗位。

说起这个决定,屈建民的关键词是自创词汇“未来感”。在他看来,“未来感”就是对未来要发生事情的敏感和直觉,它与能力和认知相关。高认知能力才能及时感知和捕捉到新东西,并有效地付诸行动。

屈建民总是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做出关键的决定。他用自己亲历的三件事来佐证认知内的预判。其一,2014年10月,哈尔滨最大的一个商城年营收从40亿跌至20亿,互联网夺去他们的大部分生意。其二,他发现北京刚毕业的名牌大学生,几个人合伙成立一个公司,通过制作互联网小游戏获得用户下载,每人月入居然过5万元。网络成为了商业运营平台并提供全方位服务,彼时,已经由幕后走到前台。这个认知让屈建民陷入思考: 就是他经常说的“未来,然后呢?”的愿景思索之中。其三,他梳理了一遍人和人之间交流沟通方式的变化,从短信到飞信再到微信。2013年,微信用户井喷,视频通话功能的上线令人印象格外深刻,科技正在让生活变得更便捷,而且还在日新月异地进化。人们沟通的方式被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教和学的场景必然会随之发生变革,他相信教育培训行业也会迎来革命性的时刻。

离开自己工作了15年的公司,追随15年的领导,奋斗15年的岗位,对屈建民来说,离开是个格外艰难的决定。他在给俞敏洪的邮件中,坦露了自己想进入互联网教育行业打拼的想法和去意:“……43岁了,我觉得还有很多关于教育的事情值得我去做……”在合肥新东方十周年庆典会场,屈建民又遇到了俞敏洪,俞敏洪勉励他,“好好干,干不成了再回新东方。”

二、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创业公司和成熟公司有着本质的不同。高途教育作为一个互联网初创公司,盈利模式、产品质量、团队组织、市场信誉等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

在校长岗位上打拼10多年的屈建民,对行业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认知。作为一个全能的管理者,他认为,创业初期需要的就是一人多岗。为此,在高途他先后开拓了沈阳、石家庄、保定、兰州、宁波等运营中心,同时招聘本地人才,保证培训上岗工作达标。作为北方分公司的总经理,除了内部管理还需要对接线上的老师,联系公司端的客户,并需要接触学员端的家长……千头万绪,他做得游刃有余。

创业的辛苦不言而喻,屈建民每天工作时长差不多在13、4个小时——早晨7点进入办公室,到晚上11点左右离开。有一次开车去拜访客户,在等红绿灯的间隙,屈建民瞬间进入深睡。后来,他干脆乘公共交通上下班,他说:“其实乘地铁时是可以稍稍休息一下的。”

后来很多年轻人问,当时那么辛苦,是什么支撑着他坚持下去的?他也问过自己,人到中年,本应该轻松的时候,选择从头再来,图什么呢?他说,我总认为,人怎么活都是一辈子,能专注地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极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更多的人获益,应该是件美好的事情!他坚信,互联网和教育的结合能实现这个目标。

捕捉预期的市场猎人

对市场快速反应的决断能力,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屈建民将其总结为三点:一、对自己反思性认知的能力。这种认知能力不是依赖别人给他的反馈,而是来自于他骨子里面养成的自我批判的自觉意识; 二、对自己知识迅速迭代的能力。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将新东西迭代到思维习惯中。屈建民给自己规定,每年必须精读30部相关书籍; 三、对客户需求保持高度敏锐的关注力。屈建民说,客户价值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核心,孩子进步就是客户价值的实现,只有这样你才能拿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学费。在互联网语境下有很多场景,如果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后端的产品经理就不知道该如何优化产品,老师也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这样,客户价值就无从谈起。

屈建民是一个善于捕捉未来预期的创业者。他捕捉商机的能力,来自不断迭代的认知。“当你有足够的认知,就能产生一种‘偏执的自信’,这种自信是抛弃狂妄自大后归于理性推演和可预见的自信”,屈建民说。他因此“偏执地”认知互联网能够改变教育的模式,它会让整个教和学的过程变得更加美好,让教育资源更公平。从这个角度上讲,创业的本质“其实是认知的一种变现”。当你将认知的神经触碰到行业、商业模式和市场终端等微末变化,并把握了它,以此去创造真正的客户价值,商业价值随之就产生了。

谈到“双减”对互联网教育的影响,屈建民说,这其中既有“危”也有“机”,关键看你是如何预期和应对的。“双减”确实对行业有相当大的影响,不规范的办学基本都终结了,成规模有口碑的公司都在谋求转型突围。但从社会教育的长远看,这个阵痛是必需的,它倒逼着互联网教育去探索一条以素质教育代替学科教育的新路径,而教学服务和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机会将更多一些。目前的教育体系还是围绕高考延展,高考到目前为止依旧是现阶段最公平、最有效的人才选拔机制,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均衡性决定课外辅导需求的客观存在,这个需求又决定了供给侧的存在,只是形式更加多样化罢了。

政府对中小学生的减负和对素质教育的倡导,正好可以督促我们在如何“树人”的层面多花时间思考。比如互联网教育在形式、内容和生产上该如何去做?而这或许是教育理念、模式发展迭代的又一契机。如何围绕教育的本质探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路径,这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宏大的命题,也是高途教育再出发的动力。

未来已来。从屈建民前瞻性言谈中,似乎可以看到互联网教育人对初心的坚持和执着。

四、探索以“育人”为核心的互联网教育路径

在新东方耕耘15年,又在高途教育创业9年的屈建民,始终将如何把互联网作为手段和方法,集聚优质教育资源,达成以“育人”为目的的教育理想,作为他思考的主要课题。

屈建民认为,“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地把互联网套在传统教育的躯壳上,而是把互联网的理念浇灌和渗透到教育的每个环节,努力探寻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比如,为了实现“让想学习的孩子都能获得优质教育”这个目标,在教学环节上,充分运用AI技术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是我们努力在做的,屈建民说,学生不管在哪个偏僻的角落,不管是在西北还是在东北,不管是在高原还是在海滨,他们都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让教学经验丰富、学习方法高效的老师为自己答疑解惑。借助AI技术提高老师批改作业效率,使回顾学习效果的针对性更高。大多数同学的主要问题是学习不得法,我们有不少老师当年自己就是“学霸”“高考状元”,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知识和自己的方法贯穿始终。同时,随着全息投影技术、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的场景一定存在。而互联网教育要做的就是满足这种场景,让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有可能变得更加均衡一点。

因而,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互联网教育,我们都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和初心。关于这一点,屈建民说,新东方的经历给予他最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敬畏。俞敏洪把他温和的性格,那种善良、坚韧的品行,映射到每一个在他身边工作的人身上,以及对教育的态度上。参与高途教育创业更让他懂得相信的力量,创造美好的力量。比如说,把人家的孩子要教好这种执念。当看到孩子的人生因为你的努力而变得更好了,会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这种理念时间久了就会融化到你的血液里,让你的身体像是具有免疫力一样,可以剔除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短视的想法和操作。当这种文化精神在你身体里面变成经验的时候,它就成了一种职业精神,影响着你创业过程中的所有选择。屈建民说,这都是新东方给予的。正是这种精神磨砺和文化积淀,让他在互联网教育市场中找对了方向。他说,我们的客户是那些眼巴巴的孩子和渴望孩子健康成才的家长。因此,在运用创新教育模式来提高商业利润率的时候,我们决不能丢掉教育的本心。这是一个企业文化的底线和本质。

谈到未来的规划,屈建民说,世界很大,有很多地方的孩子对优质教育有同样的渴望。过去的一年中我走过了国内的很多地方,调查了许多城镇的教育情况,同时也去过美国、新加坡、德国、埃及、阿联酋等国家,也在了解和思考他们的教育现状和发展。对此,我认为有关教育的事情还有很多值得去做;我也相信,伟大的事情其实都是一点点聚集起来的,我愿意从一点一滴做起。聚沙成丘,积水成渊。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页 > 新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