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浪潮的推动下,教育企业正迎来新的十年命题。当AI技术开始介入课堂,当学习被重新定义,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教育的方式和体系。近日,在由腾讯青腾和腾讯新闻联合出品的思想访谈栏目《一问》中,腾讯集团高级管理顾问、青腾教务长杨国安与高途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向东展开了一场关于“AI赋能教育”的深度对话。这场对话不止谈AI,也谈教育的初心和未来。在陈向东看来,AI的价值不在取代人,而是让教育更高效、更精准,也更具温度。

AI不是选择题,而是教育企业的必答题
在AI+教育高速发展的当下,教育企业正面临着新的转折点。在访谈中,陈向东直言,AI已不再是教育企业可以回避的选择题,而是关乎未来生存的必答题。他指出,AI正在成为教育生态重构的核心动力,将推动行业的竞争逻辑从过去的“产品与价格”,转向“体系与能力”的对决。
基于这一前沿判断,高途提出了“All with AI, Always AI”的长期战略布局,将AI作为贯穿企业发展的结构性力量。陈向东表示,这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意味着企业要在底层架构、资源配置与人才体系上完成全面转型,从而在不断加速的技术周期中掌握主动权。他认为,在这场变革中,任何观望都可能意味着掉队,主动拥抱是在未来十年保持竞争力的唯一出路。
变的是“教”,不变的是“育”
随着AI被引入课堂,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随之而来:未来,老师是否会被AI取代?对此,陈向东的回答是坚定而清晰的,在他看来,教育的核心始终关乎“人”,AI改变的是“教”的方式,却无法替代“育”的价值。教学流程借助算法和数据实现更高的效率和精准度,而教育的深层价值——鼓励、引导、启发与人格塑造,仍需由老师来完成。
在高途,AI始终是老师的助推器,而非替代者。一个善用AI的老师,将在课堂上拥有更强的能力与更大的影响力,而这正是高途“All with AI, Always AI”战略落地过程中的核心理念。
技术创新为基,学习者为本
在访谈中,陈向东谈到,AI赋能教育的意义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让教育重新回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本质。高途追求的不是简单的产品升级,而是借力于AI的创新系统性重构。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获得成长,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标准化流程,因此,AI的真正使命是让教育走向更符合个体需求的形态,让“千人千面”的教学成为现实。
目前,高途正在以教研为根基,以AI为杠杆,全面重塑课程体系与学习体验。从自适应学习路径到差异化内容推荐,再到智能化陪伴式教学,高途正尝试让学习者真正获得“被理解”和“被看见”的学习体验。其中,毛豆AI私教作为创新实践,将名师教研与AI技术深度结合,面向对个性化学习需求更高的家庭,实现高度匹配的“一对一”智能教学。

用AI重构公司,而不仅仅是使用AI
AI对教育行业的渗透并未止步于课堂,更深刻改变了企业的运营逻辑与组织结构。陈向东介绍道,目前,高途已经组建了AI研发部、AI创新中心、创新学部等组织,将“公司AI化”作为一场系统性工程推进,以此打造面向未来的组织能力。
同时,高途打造的 Gaotu Business System(GBS)在决策、执行与复盘等关键环节实现了数据化和流程化,并以快速反馈机制提升组织效率。陈向东强调,未来的教育企业,必须具备以AI为核心的运营能力,这将决定企业能否在新周期中保持创新速度与组织韧性。
从“教”到“学”,从课堂到组织,这场关于AI的变革正在让教育焕发新的形态。AI带来的不是教育的本质改变,而是让教育以更高效、更精准、更有温度的方式被重新实现。在陈向东与杨国安教授的对话中,思想的交锋最终回归到一个共同的命题——教育的核心始终是“育人”,而非“逐技”。正如杨国安所总结,陈向东老师是少有的既能抓住时代风口,又能坚守教育初心的企业家。而高途的实践,也正为教育的未来十年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答案。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